越來越“自由”的高速自由流:上下高速不再需要減速和排隊

經常在高速公路上往返多省的司機們,對于自由流這個名字自然不陌生。依托ETC技術的推廣,省際收費站從去年開始退出歷史舞臺,告別收費站的緩一緩、停一停、堵一堵,不減速、無隔離、不停車的無感收費成為高速公路省際交通的常態(tài)。這背后是交通基礎設施的數(shù)字化升級。隨著浙江交通集團對于過數(shù)字技術的迭代升級,原應用于省際的自由流正以更新的面貌,拓展到更多高速公路的收費站出入口上。
從匝道開始的自由流
不少司機經過G60滬杭高速長安收費站時發(fā)現(xiàn),車子還沒完全開進收費站,屏幕上已經顯示車費,欄桿也已抬起,ETC的扣費已然完成。不用減速,車子就能順暢地進出去高速。這便是九月底正式投入試運行的匝道ETC自由流系統(tǒng)。
“在ETC使用越來越頻繁后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ETC的信號讀取有一定的延遲。于是我們考慮怎樣才能‘消去’這個延遲,讓進出的司乘人員真正不需要停頓。”浙江省交通集團滬杭甬公司運行管理中心副主任陳建新說,他們采用了以距離換速度的方式。
簡單的理解,就是在收費站前的匝道設置一個ETC龍門架,將ETC收費提前到匝道進行。對經過匝道的ETC車輛先進行“預交易”,再利用島頭車牌識別系統(tǒng)進行二次驗證,隨后車輛通過ETC通道時,收費站顯示屏將顯示“XX車牌、金額XX元、匝道交易”,即可快速通行。
效果如何呢?經測試正常ETC車道通行時間基本在8秒左右,而通過匝道ETC自由流通過收費站只需要4秒左右,交易時間縮短了一半以上,收費站道口車輛整體通行效率提升50%。
“我們先是試運行了出口匝道的系統(tǒng),目前入口匝道的系統(tǒng)也開始在部分收費站試運行?!标惤ㄐ赂嬖V記者,下一步,匝道ETC自由流系統(tǒng)將推廣到浙江更多的高速收費站點上。
全車型,貨車也能自由流
入口匝道ETC自由流固然方便,但對于黃牌車司機們來說,依然是個難以享受的便利。最主要的原因,在于貨車還有一個需要計重的過程。
浙江省交通集團的工作人員也一直在思考著如何解決這一問題。上月底,由浙江省交通集團主導研發(fā)的全省首個高速公路入口全車型ETC自由流收費站在高速公路前進收費站建成。
新的全車型ETC自由流收費系統(tǒng),在原先“提前到匝道”的系統(tǒng)基礎上,將稱重檢測系統(tǒng)也設置在了匝道上。并且,系統(tǒng)可以對入口車輛按稱重數(shù)據(jù)進行篩選,判斷是否超載,再進入收費廣場完成非超載ETC車輛的入口交易流程。
對于疑似超限的ETC車輛,則通過LED誘導屏提示引導至原計重車道復稱。
換句話說,不僅普通ETC車輛已經可以真正“不停車交費”,裝載ETC的貨車也可以像普通ETC車輛“不停車”通行了。以至于近來這幾天的前進收費口,老貨車司機們都有些“不放心”:“不用排隊稱重了?可以直接走ETC車道上高速?”
暢行碼、車牌付和預付款系統(tǒng)
更加“自由”的行車,還不僅僅體會在出入口。
而為了應對因交通事故、惡劣天氣等原因采取關閉收費站入口等管制措施,對不經過主線管制路段的車輛出行造成不便的現(xiàn)象,滬杭甬公司還試點應用了暢行碼服務,并推出了智在行小程序。
司乘人員可以在車輛到達高速入口時掃描現(xiàn)場二維碼填寫出行起終點,系統(tǒng)給出判斷是否可以通行?,F(xiàn)場收費員根據(jù)通行二維碼顏色進行判斷是否放行。
“暢行碼”的出現(xiàn),徹底打破了原來高速公路收費站發(fā)生異常情況下“一封了之”的局面。在收費站入口交通管制時,使不經過管制路段車輛能正常通行高速公路,不影響這類車輛的正常通行,提高司乘滿意度及便利性。
“目前,我們還在研發(fā)非ETC車輛也可以使用的‘車牌付’和‘預交易’系統(tǒng),進一步提高通行效率。”陳建新說,通過探索收費站自由流系統(tǒng)建設,和車道系統(tǒng)的提升改造,也是為未來去棚化的收費站自由流通行打下基礎。
蔣慎敏 王晨子
【編輯:房家梁】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