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有貞,字玄玉,又字符武,號天全,吳縣人,明代學者、大臣。
(資料圖片)
宣德八年,徐有貞進士及第,并以第一名的成績被考選為庶吉士,進入翰林院。
徐有貞在景泰末年參與策劃了奪門之變,使得明英宗成功復辟,并因此成為內(nèi)閣首輔,還獲得武功伯的爵位,堪稱明代內(nèi)閣官爵最高的官員。
徐有貞身材矮小,但精明干練,頗有心計,而且喜好功名,對天文、地理、兵法、水利、陰陽五行等學問都有研究。
景泰四年,明景帝任命他為左僉都御史,讓他到張秋治理黃河。經(jīng)過數(shù)年苦心經(jīng)營,終于平息了沙灣決河之患。
景泰八年正月,徐有貞參與發(fā)動了“奪門之變”,擁立明英宗朱祁鎮(zhèn)復辟。事后,徐有貞因定策之功封武功伯兼華蓋殿大學士,成為明朝內(nèi)閣首輔。
英宗復辟后,徐有貞以“意欲”二字定罪,判處于謙、王文死罪。“意欲”從此成為臭名昭著的冤案,甚至與秦檜冤殺岳飛的“莫須有”相提并論。
后來徐有貞在政治斗爭中落敗,被貶為庶民,流徙金齒。天順四年,明英宗赦免他的所有罪行,讓他回歸故里,縱情山水,安享晚年。
徐有貞善書法,長于行草,小行書尤為精妙,得懷素、米芾神韻,力求變化,自成風貌。
徐有貞是對吳門書派崛起具有先導作用的重要書家,在書法方面具有較高的藝術(shù)成就。其弟子吳寬、外孫祝允明均受其親自指教、提攜,皆是當時名重一時的文壇人物。
1、《中秋月·中秋月》
徐有貞〔明代〕
中秋月。月到中秋偏皎潔。
偏皎潔,知他多少,陰晴圓缺。
陰晴圓缺都休說,且喜人間好時節(jié)。
好時節(jié),愿得年年,常見中秋月。
2、《題畫》
徐有貞〔明代〕
山下云連山上,溪西水接溪東。
舟度白鷗飛處,人行綠樹陰中。
3、《題畫》
徐有貞〔明代〕
山路只通樵客,江村半是漁家。
秋水磯邊落雁,夕陽影里飛鴉。
4、《少年樂》
徐有貞〔明代〕
少年騎駿馬,意氣兩相驕。
馳騁春風里,人看滿渭橋。
5、《擬唐宮行詞樂》
徐有貞〔明代〕
太液洞高秋,晴波入晚游。
露香荷氣潤,云白柳風柔。
紅袖爭牽纜,黃門學棹舟。
君王回顧笑,妃子唱《齊謳》。
6、《登獅山 》
徐有貞〔明代〕
麥黃天氣爽如秋,乘興聊為岝嶺游。
香徑踏花來洞口,小舟送酒過溪頭。
橫塘樹色連龍塢,茂苑煙光接虎丘。
絕勝竹林觴詠處,即今誰數(shù)晉風流。
7、《登泰山》
徐有貞〔明代〕
豈厭丹崖步步迎,眼前靈景變陰晴。
馬從萬丈松邊駐,人在九重天上行。
朝見白云山半起,夜看紅日海東生。
還知戀闕心無遠,直北分明是帝京。
8、《鷓鴣圖》
徐有貞〔明代〕
煙雨蕭蕭苦竹秋,感人常自叫鉤辀。
披圖無限江南思,不必聞聲也自愁。
9、《滯雨夜泊相城寄陳孟賢》
徐有貞〔明代〕
江風吹雨阻行舟,薄暮孤村且暫留。
回首那堪望君處,白云只在水西頭。
10、《千秋歲》
徐有貞〔明代〕
引風攪柳絲,雨揉花纈,蚤過了清明時節(jié)。
新來燕子語何多,老去鶯花飛未歇。
秋千院,蹴鞠場,人蹤絕。
踏青拾翠都休說,是誰馬走章臺雪,是誰簫弄秦樓月。
從前已是無情緒,可奈而今更離別。一回頭,人千里,腸百結(jié)。
關鍵詞: